主页 > 详细内容 >
振动时效机失效的原因有哪些
文章来源:59859cc威尼斯官网 发布时间:2021-5-27
振动时效振前工艺分析工件时效前需分析工件的残余应力场分布,尺寸要求精度,以及以后的工作载荷,可能的失效原因,然后再决定
工件的时效路线及时效重点部位。下面振动时效公司小编分析一下振动时效工艺失效的原因。
振动时效
一.尺寸精度分析
1.若要求直线度,或圆柱度,同轴度等,应重点消除中间部位的应力,因为相对端部,中间的应力在加工前后及工况下若有变化的话,
从端面看,各方向都能产生弯曲振型
2.若要求平面度,也是重点消除中间部位的应力,但除采用弯曲振型外,还必须采用扭转振型。
3.若要求同轴度,如箱型工件,应尽量用大激振力,选用弯曲和扭转振型结合。
二.工作载荷
若以后工作载荷主要产生弯曲变形,则应采用弯曲振型;若以后工作载荷主要产生扭曲变形,则应采用扭转振型。
三.工况失效原因
若以后可能出现的是变形问题,可以用大激振力进行振动;若以后出现的是开裂问题,则应尽可能选用小激振力,长时间振动。
振动时效概述
1.振动时效原理
振动消除应力简称VSR(VibratoryStressRelief),它是利用受控振动能量对金属工件进行处理,达到消除工件残余应力的目的。
国内外大量的应用实例证实,振动时效对稳定零件的尺寸精度具有良好的作用。
从宏观角度分析,振动时效使零件产生塑性变形,降低和均化残余应力并进步材料的抗变形能力,无疑是导致零件尺寸精度稳定的基本原
因。从分析残余应力松弛和零件变形中可知,残余应力的存在及其不稳定性造成了应力松弛和再分布,使零件发生塑性变形。故通常采用
热时效方法以消除和降低残余应力,特别是危险的峰值应力。振动时效同样可以降低残余应力。零件在振动处理后残余应力通常可降低
20%~30%,有时可达50%~60%,同时也可使峰值应力降低,使应力分布均化。
除残余应力值外,决定零件尺寸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松弛刚性,即零件抗变形能力。有时固然零件具有较大的残余应力,但因其抗变
形能力强,而不致造成大的变形。在这一方面,振动时效同样表现出明显的作用。由振动时效的加载试验结果可知,振动时效件的抗变形
能力不仅高于未经时效的零件,也高于经热时效处理的零件。通过振动而使材料得到强化,使零件的尺寸精度达到稳定。
从微观方面分析,振动时效工艺可视为一种以循环载荷的形式施加于零件上的一种附加应力。众所周知,工程上采用的材料都不是理想的
弹性体,其内部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微观缺陷,无论是钢、铸铁或其他金属,其中的微观缺陷四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当受到振
动时,施加于零件上的交变应力与零件中的残余应力叠加。当应力叠加的结果达到一定的数值后,在应力集中最严重的部位就会超过材料
的屈服极限而发生塑性变形,降低了该处残余应力峰值,并强化了金属基体。而后,振动又在另一些应力集中较严重的部位上产生同样作
用,直至振动附加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的代数和不能引起任何部位的塑性变形为止,此时,振动便不再产生消除均化残余应力及强化金属
的作用。图是振动时效工艺处理的现场,其中控制器是控制激振器产生所需振动能量、频率;激振器是刚性连接在工件上,产生激振力,
带动工件产生振动的设备,由电机与偏心轮组成;通过传感器,获取工件受振能量信息。